5月9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,在延续4.29 政治局会议定调的基础上,又释放了一些新的信号。 第一,外部主要面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、主要发达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风险。海外通胀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加剧,大宗商品涨价、供应链运转阻滞加大,或导致高通胀持续更久,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复苏。主要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,驱动中美利差发生倒挂,短期内幅度或进一步加深,对于资本外流、人民汇率贬值等施加了额外压力。 第二,内部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,下阶段政策重点支持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。稳增长对应疫情对经济冲击加大,稳增长力度需要进一步提升;稳就业被摆在突出位置,对应新一轮疫情冲击下城镇新增就业承压,失业率突破5.5%,夏季毕业生规模超千万;稳物价对应乌克兰危机下,全球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压力。 第三,坚持不搞“大水漫灌”,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。一季度央行主动运动降准、上缴利润等政策工具,基本解决全年流动性缺口,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。未来经济稳步复苏情形下,再降准空间较小;若经济恢复不及预期,不排除央行通过再降准提振市场信心。结构工具上,央行再贷款工具频出,精准发力态势不变。 第四,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持续对流动性形成补充,预计短期内流动性将维持稳中偏松。Q1 超储率高于去年同期,4 月以来DR007 持续位于短期政策利率下方,银行体系流动性稳中偏松。随着央行继续上缴结存利润,预计流动性稳中偏松的局面将延续。 第五,银行信贷供给的流动性、资本和利率三大约束持续缓解,1、5 年期LPR 均有下调空间。央行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缓解流动性约束。二是每月稳定开展CBS 操作,通过永续债推动银行补充资本,同时鼓励大行降低拨备覆盖率,缓解资本约束。三是“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”,推进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10 个基点。随着三大约束不同程度缓解,银行有充足空间推动LPR 进一步下调。 第六,当前时点启动存款利率改革,短期服务于稳增长、促实业。往深层看,是终结利率双轨制、完善央行调控框架的关键一环。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一是以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参考,推动存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“两轨并一轨”。二是以1 年期LPR 为参考,使得银行负债成本与资产收益相匹配,存款利率受政策利率传导更加畅通。如此一来,央行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,存款利率与LPR 相互牵引联动,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。 第七,汇率仍“以我为主”,央行或再度动用稳汇率政策工具。过去几周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快速贬值现象,央行定调不变,一方面体现了稳增长优先的政策定调,央行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。另一方面,央行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、快速贬值坐视不管,未来将“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,强化预期管理,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”,或再度动用稳汇率政策工具。 第八,“房住不炒”基调不变,但支持因城施策、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,进一步放松地产调控政策将水到渠成。在4.29 政治局会议定调的基础上,央行进一步提出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,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“、”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等,传递出积极的稳地产态度。5 月6 日央行披露2022Q1 贷款投向数据,其中房地产贷款增速6.38%,较上年末边际回升。 风险因素:疫情再度恶化,政策推进不及预期。 (文章来源:信达证券) 文章来源:信达证券gucci包包新款2021 https://www.sumipvc.com/product-tag/2021gucci/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