계정판매,계정거래,네이버계정판매,네이버계정거래 眼看还有一个月高考,各大高校又开始搬出美女学生出来做宣传了。 酸酸姐还记得九年前人大官网主页那张女神照,当时直接导致了访问人数过多,网站瘫痪。 其他学校当年也跟了一波风,精挑细选出本校美人大头照放在主页上。 说起来那时候还没有美颜和滤镜这种东西,女孩们的笑容非常纯天然...... 没想到这都快十年过去了,高校还在用同一套“美人计”。 去年山西某大学用一位美女毕业生照片做官网背景,也是小小红了一波。 但今年不一样了,各大高校已经不再满足官网放个美女这么简单了。 它们直接让美女学生出来跳舞了! 手势舞,2022年高校招生密码 看过的人知道这是各大高校官方号的招生宣传视频,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什么“网红选美大赛”: 一首朴树的《New Boy》,一个美女学生在校园里跳舞。 是什么学校不重要,重要的是妹子长得好不好。 女孩甜美的笑容看的人心花怒放,有人直接在评论区留言说: “这不比招生简章好用?” 谁是第一个拍手势舞的高校已经不可追,我们能看到的,是各大院校开始搜罗美女学生,积极参与到了这场“女大学生美貌盛典”中。 打开任何一个平台,同一首歌,同样的动作,你可以得到近千个版本。 甜美可爱,清新可人,一应俱全。 还有一些专业学科专门出了制服版,警察、空姐、护士.....多彩缤纷。 渐渐有什么东西开始变味儿了。 #高校女生手势舞#的话题在各个平台上热度居高不下,傲人的播放量看得人乍舌。 全国高考生才1000万,高校手势舞的播放量却直接破亿。 你说这些打着“宣传招生”名头的美女视频们,是拍给谁看的? 用脚趾头都能想到,“美人计”对高校招生不会起太大作用。 家长和考生最看重的还是办学水平和就业前景,难道会仅仅因为这学校有个美女而报考吗? 说到底,美女学生,不过是学校用来博流量的献祭品。 〓 去年南京大学的高考加油视频就曾引发热议,一个穿着露脐装的美女学生手举牌子,上面写着“你想不想,让我成为你的青春?” 在高校女神手势舞下群嗨的,是无数热衷于“给美女打分”的看客们。 招生宣传直接沦为选美现场,衡量指标简单粗暴—— 够不够白瘦幼,够不够可爱,笑得甜不甜。 有些已经走出校园的“学长们”也会恨自己学校不争气,在评论区激情留言:“母校,就不能找个漂亮一点的女学员吗。” 美女看多了,他们又会生出一种“选妃”的错觉,开始变得犹如评委般苛刻,挨个指点批评—— “这个输得一塌糊涂。” “再笑笑就更好看了。” 在这套打分系统里,学历变得毫无价值。 人均学霸的清华,被指责出镜的女生不够清纯,染着不主流的发色,手上做着美甲,就是不合格。 有人吐槽她像班级上的小混混,甚至有人说她是在浪费国家的资源。 本是为了学校宣传而拍摄的女孩们,莫名卷入了一场排名战里。 这个时候,学校在干什么呢? 看到网友们如此“热情”,很多学校不仅没有保护自己的学生,反而推波助澜,举办起了“手势舞大赛”。 他们到处找女大学生拍摄视频,一边炫耀自己“是个颜值很高的学校”,一边在官方账号上组织起了颜值比赛。 其他高校纷纷赶来互动,又是切磋又是“学术交流”,玩得不亦乐乎。 学校都拿自己的学生当资源了,营销号的底线就更低了。 有营销号直接将所有手势舞女生视频剪切到一起,办了一场“全国性”的手势舞大赛。预赛、初赛、决赛,盘活了评论区和浏览量,完成了半个月的KPI。 还有营销号开始进行颜值打分,带上一句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”,痛快地舀走一勺大流量。 学校火了,评论区看客爽了,营销号赚了,人人分得了一杯高校美女流量羹。 但那些视频中被打分的女孩们呢? 女大学生,深陷打分沼泽 什么时候,人可以被打分? 要么是如考试一样有专业考核标准时,要么是被物化成一个可以买卖的物品时。 很明显,#高校女生手势舞#下,女大学生们不再是人,而是一件被放上网,可以被任何人随意评头论足的商品。 有些“小小参与”了一下的院校账号下方评论区的留言,字字杀人诛心,把这些女孩们贬地一文不值。 有的女生只是因为穿了一件露腰的上衣,就被荡妇侮辱。 “漂亮是漂亮,应该不是学生吧。” 有些女生的手势舞,没有精致的打光和磨皮,只是在宿舍简单一跳,评论区的网友不满意了,发言犹如一名嫖客对老鸨说: “找个漂亮的,换一个。” 而警校的普通女生,似乎出现就带着原罪。 “太阳刚之气”的评价随处可见,一位女生只是面对镜头有些胆怯,就被网友点评为: “不太聪明的样子”。 刷着视频的网友们,如同在逛赛博妓院,一个个鲜活的生命,一个个具体的女孩,仅仅以外貌被人一遍又一遍地意淫。 但这样的打分,我们并不陌生。 听说在某男性用户聚集的平台,有一套完整的打分系统。 他们的打分,犹如一场精密的数学计算,各个维度都需要拿捏思考,如此计算下,刘亦菲也只能拿到6分,常年霸榜女神榜第一名的高圆圆也只能拿到8分,普通女生则5分封顶。 很多男生会兴奋地甩出自己女友私密照、同学的自拍照,求一个2-5分的评价。 如果图片中女孩子是大学生,长相甜美,身材劲爆,那么评论区通常是舔屏一类的留言,不吝啬地给出一个5分高分。 如果女孩子长相较为普通,或者打扮比较保守,留言区的污言秽语会瞬间加重。 “普通货色”、“太骚了,不是正经人”、“500块的水平”等恶意满满的留言极尽侮辱之能。 归根到底,女性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待估价的物品,只是比一团肉有型一些。 如此行为已足够令人无语,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,有人将颜值打分挂上了艺术之名。 去年,上海馆展出的作品《校花》引发巨大争议,宋拓偷拍了全校近5000名女生,并按个人审美喜好,将女生从美到丑进行排序。 而这个作品,与大众意义上的“校花”毫无关系。 如该展英文名《Uglier and Uglier》(越来越丑)一样,他的排序标准是“一般”、“可以原谅的丑”、“不可原谅的丑”、“绝不原谅的丑”、“猪扒”等类别。 如此卑劣的操作,他从中品读出了诗意:“名字越来越长,越来越有文学性,有的跟诗一样。” 〓 cr:bie别的 而且宋拓依旧觉得没有任何不妥,他用艺术做遮羞布,说了一段震碎人三观的话: “我掏心掏肺地物化你,这也是一种尊重。我不会随便说你排第一,那才是对你的不尊重。” 那些辛辛苦苦考上大学的女孩们,到底做错了什么,要被打上“500块水平”、“猪扒”、“看起来不太聪明”、“普通货色”这些标签? 明明经过了高考分数筛选,凭实力进入大学的女孩们,却要源源不断地面临最原始的外貌上的打分。 这大概是对“大学”二字最大的侮辱吧。 “女大学生,不是你们意淫的工具” 可悲的是,无论女大学生们以什么姿态出现在互联网上,人们审视的永远是她的肉体和脸蛋。 前段时间,一个叫朱朱的牛津女孩就因为“长得太漂亮太网红”,而被冠上“学术媛”的标签。 为了反击这些恶意攻击,朱朱和自己的朋友,特意拍摄了一组穿着JK去牛津上课的照片发在了社交网络上,文案写道: “这样的努力,是为了不被他们定义。女博士,女运动员,女高管,全职妈妈,女CEO,我们自己去定义她们该是什么样”。 结果这张图没两天,就成了网友“果然是个网红”的重要举证:“笑死,正经学霸怎么会这么穿啊,也太low了。” 甚至还有男博主下场开撕,要出题给朱朱做,恨不得能当场打脸她,骂一句“学术婊”。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,朱朱不仅答出来了,还附上了详细的解题思路,言语中尽是谦卑。 对方反馈回来的,却也不过是一句无关痛痒,轻飘飘的“OK,应该是真的”。 至于朱朱这道题属于什么难度,她的解题过程,她为什么选择数学建模系如此冷门的学科,网友们丝毫不关心。 是非还在那张姣好的脸上,没人在乎她真正的能力与梦想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女大学生的颜值,似乎总是带着原罪。 长得漂亮,会被说成是花瓶,稍微打扮一下,就被冠上“xx媛”的称号。你如果成绩好,还需要开膛剖肚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学历是真的。 长得普通,会被外貌羞辱,被骂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,学历越高比如女博士还要被围攻。 这张脸,似乎怎么都是错的。 没人关心她们不欠任何人美貌,考大学是为了书写更好的命运,而不是为了成为某所院校的“招生简章”。 那一身学士服,是她们的勋章而不是演出服;那一角大学校园,是她们的战场而不是秀场; 她们的笑容,不是取悦网友的工具,而是踏破平庸的武器。 她们的未来,也不是谁的青春,她们就是自己的未来。 请尊重每一个,诚心实意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女孩。 文|菠萝酸 编辑|沙耶辣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